
MORE DETAIL
晚上一位朋友帶著只要到慶城街附近,必買必吃的海南雞飯來找我,我跟她分享今年去找東方心理學的寶哥(胡靖韋)算流年,看著一張張的流月圖,準到兩個人下巴掉到找不到的故事,朋友就接著也分享了一個算命師的奇譚。
風水師的職場建議:正義感與成交的平衡
她說上個月她的老闆帶了一位風水師去到辦公室,然後就把她和另一位男同事叫進辦公室,風水師看了看那位男生後說:「你長得白淨,天生就是要做業務這一行,男生對你不會有防備心,女生則是看到你都一定會很喜歡你,你好好做未來前途錢途都是滿滿的。」
換到我朋友時風水師也是先讚美了她兩三句,接著就指出兩個行為要她做改進,最後則給她一個建議參考,風水師說:
「妳在工作上太有正義感了,像是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或政策沒有妳認為的優異,妳就是不會誇大去說出產品的成效或價值,妳的溝通表達太過保守,就會讓自己錯失很多顧客。」
「另外,你這個人就是熱心,常常幫助顧客,可是啊!你有想過一件事嗎?和顧客互動最終目的是要他『簽名』成交,不是只有讓顧客說你是好人,你要記住什麼才是你最終的目的。」
為什麼同樣的話,從不同人的嘴裡說出,接受度會差這麼多?
朋友一轉述完風水師的話後,我立刻跟她說:「這一定是妳老闆花錢要她說的,老闆忍很久了。」
話一說完我們兩個捧腹笑超久,她拿下戴在脖子上的一條銀項鍊把玩著說:「風水師還建議我,今年想賺大錢就要穿戴銀飾,還有紫色、紅色、綠色的衣服。」
我腦中開始想著風水師一說完朋友就跑去買銀飾戴,小小消遣她說:「妳不會下次見面就穿著紅綠配的聖誕風出現吧!」
她一副得意的說:「我跟妳說:『我發現我們公司的制服外套就是綠色,還有一套裙子是紅的,我當業務很久沒有穿制服了,最近每天都穿制服上班。』」
我真的嚴重懷疑,這絕對是她老闆的計謀,把希望我朋友改正的行為,還有期待要有的表現,以及要以業績為前提,都透過風水師來做傳達,這
些話若換成主管自己說,得到部屬的反應大概是:
但從風水師嘴巴說出,反應卻是:
也許,有時候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是換個說法,而是換個說話的人。因為話語的影響力,往往取決於誰來傳遞它。
聽完朋友的故事突然驚覺自己其實也是「出色溝通力風水師」、「內部講師風水師」,企業花錢請我們去跟同仁們說:「要因人而異,適時換檔做溝通」、「當內部講師千萬不要浪費別人的生命,額外工作雖累,但實在備課、必有收穫。」
「吃下最後一塊海南雞,我這風水師特地以開玩笑的口吻說:『下次幫忙老太太的當下,就要想著目標:等等一定要她幫我「簽名」。』兩個人哈哈大笑,一起說:『請簽名。』」
有時候,關鍵在於說話的人,而非說的話。
風水師的職場建議:正義感與成交的平衡
她說上個月她的老闆帶了一位風水師去到辦公室,然後就把她和另一位男同事叫進辦公室,風水師看了看那位男生後說:「你長得白淨,天生就是要做業務這一行,男生對你不會有防備心,女生則是看到你都一定會很喜歡你,你好好做未來前途錢途都是滿滿的。」
換到我朋友時風水師也是先讚美了她兩三句,接著就指出兩個行為要她做改進,最後則給她一個建議參考,風水師說:
「妳在工作上太有正義感了,像是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或政策沒有妳認為的優異,妳就是不會誇大去說出產品的成效或價值,妳的溝通表達太過保守,就會讓自己錯失很多顧客。」
「另外,你這個人就是熱心,常常幫助顧客,可是啊!你有想過一件事嗎?和顧客互動最終目的是要他『簽名』成交,不是只有讓顧客說你是好人,你要記住什麼才是你最終的目的。」
為什麼同樣的話,從不同人的嘴裡說出,接受度會差這麼多?
朋友一轉述完風水師的話後,我立刻跟她說:「這一定是妳老闆花錢要她說的,老闆忍很久了。」
話一說完我們兩個捧腹笑超久,她拿下戴在脖子上的一條銀項鍊把玩著說:「風水師還建議我,今年想賺大錢就要穿戴銀飾,還有紫色、紅色、綠色的衣服。」
我腦中開始想著風水師一說完朋友就跑去買銀飾戴,小小消遣她說:「妳不會下次見面就穿著紅綠配的聖誕風出現吧!」
她一副得意的說:「我跟妳說:『我發現我們公司的制服外套就是綠色,還有一套裙子是紅的,我當業務很久沒有穿制服了,最近每天都穿制服上班。』」
我真的嚴重懷疑,這絕對是她老闆的計謀,把希望我朋友改正的行為,還有期待要有的表現,以及要以業績為前提,都透過風水師來做傳達,這
些話若換成主管自己說,得到部屬的反應大概是:
- 「又來了,業績、業績,眼裡只有業績!」
- 「所以現在是要我誇大不實嗎?」
- 「幫客戶是我的習慣,難道還要計較這個?」
- 「……(笑笑不說話,心裡翻白眼)」
但從風水師嘴巴說出,反應卻是:
- 「原來我太過保守了?那我應該學著更靈活一點。」
- 「幫客戶固然重要,但我也要記得成交才是關鍵。」
- 「哇,穿銀飾、紅綠配能招財?那來試試看!」
- 「這樣聽起來,改變一下說不定真的會更順利。」
- 「風水師說得這麼準,那可能真的是提醒我該改變了。」
也許,有時候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是換個說法,而是換個說話的人。因為話語的影響力,往往取決於誰來傳遞它。
聽完朋友的故事突然驚覺自己其實也是「出色溝通力風水師」、「內部講師風水師」,企業花錢請我們去跟同仁們說:「要因人而異,適時換檔做溝通」、「當內部講師千萬不要浪費別人的生命,額外工作雖累,但實在備課、必有收穫。」
「吃下最後一塊海南雞,我這風水師特地以開玩笑的口吻說:『下次幫忙老太太的當下,就要想著目標:等等一定要她幫我「簽名」。』兩個人哈哈大笑,一起說:『請簽名。』」
有時候,關鍵在於說話的人,而非說的話。